最近和几个做电商的朋友聊天,说到客服系统,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:现在不用个AI客服软件,好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做电商了,AI确实厉害,能7x24小时回消息,还能自动推荐商品,处理常见问题那叫一个快。
但聊着聊着,问题就来了,一个在阜宁做家纺电商的朋友老王,说了句大实话:“AI是快,可一碰到复杂的售后,或者客户情绪上来了,机器根本搞不定,最后还得靠人工擦屁股,我现在愁的不是买不起AI软件,是找不到能‘镇住场子’的优质客服。”

这话一下子点醒了我,当我们都在追逐更智能的软件、更炫的功能时,是不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——操作这些软件的人?
AI时代,人工客服反而更“金贵”了
现在的AI客服软件,比如市面上常见的几家,基本都能做到自动回复、智能引导、过滤简单问题,这相当于把客服工作里的“体力活”都承包了,结果是,能交到人工客服手里的,几乎全是“硬骨头”:
- “我收到的货和图片颜色差太多,你们这是欺诈!”
- “这个安装说明我看不懂,你们必须给我解决。”
- “别给我转机器人了!我要投诉!”
这些情况,需要客服有极强的共情能力、沟通技巧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,她不仅要懂产品,还要懂人心;不仅要按流程办事,还要能灵活变通。
这就好比,有了计算器之后,我们对数学家的要求不是去做加减乘除,而是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,AI扛起了标准化作业的大旗,却把非标、复杂、情感化的挑战,留给了屏幕后方的真人。
阜宁客服的突围之路:学历提升是那张“隐形入场券”
我那个阜宁的朋友老王,后来做了个决定:他不再盲目海投简历招客服,而是鼓励现有的两位老员工去参加学历提升教育,公司报销大部分学费,一开始大家不理解,觉得客服嘛,会打字、态度好就行了,要学历干嘛?
几个月后,效果显现了。
其中一位员工小张,在读工商管理的课程,她跟我说:“老板,我以前看到客户骂人就想怼回去,现在学了点管理学和消费者心理学,反而能静下来想想:他为什么这么生气?他的核心需求到底是什么?我上次遇到个特别难缠的买家,没跟他纠结对错,而是帮他分析了产品的几种用法,最后他不但消气了,还又下了一单!”

你看,这就是区别。学历提升,提升的不仅仅是那一纸文凭,更是系统的学习能力、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和更广阔的视野。
- 学了一点心理学, 就能更快洞察用户真实意图,化解冲突;
- 学了一点沟通学, 就知道如何引导对话,而不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;
- 学了一点逻辑学, 处理售后纠纷就能条理清晰,抓住重点。
对于阜宁这样的城市,人才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密集,通过学历提升来“就地取材”,内部培养,无疑是成本最低、忠诚度最高的人才升级策略,当你的客服团队能处理AI处理不了的问题,能带来AI带不来的客户满意度和复购率时,他们就不再是成本,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“人机协同”才是终极答案
说到底,我们不应该把AI客服和人工客服对立起来,未来的趋势一定是“人机协同”,就像最好的飞行员也需要最先进的驾驶舱一样。
- AI做前锋: 过滤掉80%的常规、重复性问题,收集用户信息,给人工客服打好“前站”。
- 人工做后卫: 集中精力解决20%的复杂、高价值问题,处理情感诉求,进行深度营销和关系维护。
而一个经过系统学习、拥有更高综合素质的客服,能更好地指挥和利用AI这个“超级助手”,她知道在什么节点介入,如何调取AI记录的数据来分析问题,如何用人类特有的温度和智慧,完成临门一脚的转化或安抚。
当整个行业都在谈论AI客服软件有多智能时,真正有远见的电商老板,已经开始悄悄投资“人”了,尤其是在阜宁这样正快速发展的市场中,给你的客服团队一个提升的机会,可能就是给你的店铺一个甩开竞争对手的、最稳固的壁垒。
毕竟,软件可以轻易买到,但一个既懂技术、又懂人心的高素质团队,才是别人挖不走、也复制不了的核心资产。
标签: 阜宁客服学历提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