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关注电商行业,大概率刷到过南极电商的新闻,2022年,这家公司的GMV(商品交易总额)做到了惊人的311.76亿元,光看数字,确实挺唬人的——但稍微懂行的人就知道,GMV高,不一定代表赚得多,更不意味着生意好做。
南极电商自己也承认,虽然GMV数据亮眼,但受到经济环境和消费疲软的影响,公司的盈利表现并没有同步跟上,说白了,就是东西卖出去了,但没赚到什么钱。
你发现了吗?这其实暴露了很多电商企业,尤其是中小商家正在面对的真相:流量越来越贵,订单的获取成本持续走高,消费者比价越来越方便,订单转化更难了,哪怕销售额做上去了,利润却被各种运营成本、人力成本、广告投放一点点“啃”没了。
这其中,有一个成本是很多老板的“心病”——客服。
客服团队规模一旦变大,每个月都是固定支出:工资、培训、管理、系统费用……更何况人还会离职、要休息、会有情绪波动,大促期间咨询量暴增,客服根本忙不过来,响应一慢,顾客转身就去别家下单了,而闲时的时候,客服团队又经常工作量不饱和,公司还是在照样付工资。
这已经不是“降本增效”的问题了,而是很多企业“活得好不好”的关键。
你有没有想过:如果能将重复、高频、标准化的问题交给系统处理,让人工客服专注处理复杂售后和情绪安抚,结果会怎样?
这几年,已经有不少电商团队开始用AI客服来应对这个痛点,成熟的AI客服系统,不仅能够7x24小时即时响应,还能自动处理查件、退换货、优惠咨询等大部分常见问题,它们不会累、不会闹情绪、更不会要求涨薪。
技术到位的话,AI甚至能根据用户的历史购买和浏览行为,做主动式的个性化推荐,在解答过程中自然插入营销话术,推动下单,变成“会赚钱的客服”。
但这不代表人工客服就不重要了,恰恰相反,AI承担掉琐碎工作之后,人工客服可以更专注于处理复杂纠纷、高端客户维护、情感沟通这类真正体现“人”的价值的工作,人机协同,才是最优解。
GMV背后,其实是效率的比拼,不管是南极电商这样的巨头,还是中小商家,未来能走多远,不只取决于你能卖多少,更取决于你能用多低的成本、多好的体验去卖出这些货。
技术从来不是目的,而是活下去、活得更好的工具,一个聪明的老板,或许应该重新算一算:你的客服成本,还有没有优化的空间?
备注:本文基于南极电商公开披露的2022年GMV数据及行业普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标签: 南极电商2022年gmv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