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张盯着电脑屏幕,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又删,这位刚接手电商客服工作的年轻人,今天已经是第6次被客户骂“听不懂人话”了,而就在隔壁工位,公司的AI客服系统正不知疲倦地同时接待着200多个顾客。
“要不,我也转行去搞AI算了?”这个念头第一次清晰地冒了出来。

说实话,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电商从业者,让我们抛开那些高大上的概念,就说说实实在在的体验。
AI客服:那个永不疲倦的“实习生”
你要是问我现在电商圈里什么最火,十个老板有九个会提到AI客服,这东西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——它就像个不需要吃饭睡觉的实习生,24小时在线,随叫随到。
想想看,半夜两点有顾客问“这件衣服有没有M码”,AI秒回;大促期间咨询量暴增十倍,AI面不改色;回答标准问题时,它永远按照脚本执行,绝不会因为心情不好给顾客甩脸色。
更重要的是,这真是个“省钱神器”,一个AI客服的年度费用,可能还不及一个人类客服三个月的工资,而且它不会请假、不会离职、不会要求涨薪。
但你也别把它想得太完美,现在的AI客服,顶多算是个“优等实习生”——能把背下来的知识对答如流,但一遇到课本外的问题就露馅了,顾客稍微换个问法,或者问题涉及复杂的情绪和语境,它就开始答非所问、循环回复,那种机械式的“很抱歉没能帮到您”,经常让顾客火冒三丈。
人工客服:那个有温度的“老将”
再看人工客服,这绝对是个技术活,一个好的客服,简直就是情商大师——能听出顾客的弦外之音,能安抚暴躁的情绪,能在规则和人情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我认识一个做了8年的客服主管小李,她处理过这样一个案例:有个顾客买了生鲜商品,到货时冰袋化了,东西有点变质,要是AI来处理,大概率就是机械地回复“生鲜商品不支持退货”,但小李是怎么做的?她先真诚道歉,然后马上联系补发,还送了张优惠券,结果这个顾客不仅没流失,反而成了忠实粉丝,一年内复购了十几次。
这种“人情味”,是AI短期内难以企及的,人工客服能察言观色,能随机应变,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处理,他们理解“急死了”不只是两个字,而是真的着急;明白“算了不要了”背后可能是失望和不满。

但人工客服也有硬伤——会累、会情绪化、会状态起伏,而且培养一个优秀的客服需要时间,流失率却居高不下。
到底选哪个?
如果你是个小卖家,咨询量不大但对转化率要求高,那我建议你先用人工,毕竟每个顾客都来之不易,需要用心维护。
如果你每天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咨询,那不上AI就有点傻了,先用AI解决掉80%的标准问题,把人工解放出来处理那些复杂的、需要情感的案例。
但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?是让AI和人工打好配合,让AI做前台接待,快速分流;遇到复杂问题无缝转人工;人工处理完后,AI再来个贴心的跟进,这种“人机协作”的模式,正在成为电商客服的主流。
说到底,在电商这个行当里,AI客服和人工客服根本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,它们更像是一对搭档——AI负责守住基础防线,人工负责处理高难度任务,一个求快,一个求好;一个讲效率,一个讲体验。
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:哪个好干?其实没有轻松的岗位,只有不断进化的从业者,未来的客服,要么是更懂技术的人类,要么是更懂人性的AI——而最抢手的,一定是那些既会用AI工具,又保留着人情智慧的“新客服”。
毕竟,在电商的世界里,机器永远在迭代,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鸣,始终是最珍贵的。
标签: 人工智能和客服哪个好干